对未来的自己诚惶诚恐

是什么时候对未来的自己有了恐惧?

像梦里在时间的洞穴里穿梭,黑暗光明交织,一个人影若隐若现。直觉告诉你,那就是未来的自己,背对着你。梦给了一个跨越时间阻隔的机会,可是你敢上前打招呼吗?敢于请他转过身来,和他对视吗?

我不敢。就像做错了事情的孩子,害怕面对父母的目光。

某日,忽然意识到,是我在构筑未来的自己。

是,在意识到自己必须自我构筑,而不能够被别人的零散语言构筑之后,我开始想,比自我构筑更高一层的是什么?那么,下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或许是,你准备把自己构筑成一个怎样的人?你希望自己未来是什么样子、在什么地方?

我列了一个等式:

未来的自己=现在的自己+时间+改变

如今的自己已然定型,时间的流逝无法为我掌控,只有做出一些改变。这是一个危险的赌局——构筑自己,绝对不亚于父母养育孩子。事实上,我们一直在被“养育”,小时候被长辈养育。长大后,便是自我养育。此刻读的书、听的歌、经历的人、看过的风景,都会不可逆转地成为未来自己的一部分。即便我现在在写这篇文章,未来的我一定会因此有所改变。

可是怎么构筑未来的自己?材料是什么、从哪里来?

——这不是一个容易解答的问题。所以,我对未来的自己诚惶诚恐。我怕,我怕现在的自己看了不好的书,让未来的自己有了恶的观念,我怕现在惯于讥讽别人,让自己未来摆脱不了一身戾气。我怕现在的自己做的不够好,没有颜面成为未来那个人。

于是转到了老生常谈的话题,“对自己负责”。之前,我一直以为对自己负责就是认真读书。然而,此时此刻我明白,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在构筑未来的自己——我必须为每一件事情负责,不为他人,至少要为未来的自己。

记得去年暑假,我意识到自己读书太少,于是假期末尾的几天拼命读了十几本书,而后一直保持读书的习惯。但是现在需要的考虑的问题是,我应该去读什么样的书?别人列的书单就一定是适合我的吗(我到现在都看不下去《红楼梦》)?我把自己的信息源分成两类——强关系和弱关系。这是社会网络分析法的术语(仅仅是学术,和功利意义上的社会关系没有关系),大意是,处于强关系的人是和自己同质的人,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大多是自己已经知道的,而弱关系和自己几乎没有什么关系,但是就是因为彼此相隔甚远,所提供的信息是新鲜的。这样分下来,一类书目和多年好友共同探讨,另一类书目靠关注的读书网站推荐。再加上自己也并非是非不分,好书坏书翻一翻便可知道,亦不会陷入别人的观念中。

上个学期认识一个朋友,身上有着同龄人鲜有的优雅,暗自歆羡。他说,我觉得你是一个不会生气的人。这真是我听到的最好的评价,而事实上我是一个经常气急败坏的人。但那一刻,我觉得“不会生气的人”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人啊,于是开始克制自己,没想到一个多月过去了,之前为之烦恼忧虑的事情,居然也觉得可以轻松应对。我想,未来的自己一定会感谢那一段克制自己脾气的时间。于是,我开始去想,我会觉得什么样的人可以交往?应该是一个没有戾气的人,一个没有戾气的人至少是可以平心静气交流的人。相信我,讽刺家都不会有好下场,并非是别人会加害于他,而是他自己一身戾气就足以将自己置于死地。微博上看各种名人吵来吵去,一段时间就会觉得心浮气躁。脱离微博环境,做点单纯的事情,踏踏实实的心境又回来了。不妨试试。不宽容不代表一定要去讽刺,总是想方设法地铸造各种花样的匕首铁剑去刺伤别人,最终会被自己伤害。我将以此为最低准则活下去,至少未来的自己不会因此而愧疚不安。

不让未来的自己痛恨现在的自己,不让现在的自己为未来的自己愧疚。当众生沉没于时间的脸孔重现时,你能分出哪一张脸是自己的么?若是分辨出来,你是否会心惊?

评论 ( 7 )
热度 ( 63 )

© 再会朗西 | Powered by LOFTER